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主動學習 Active Learning

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差異
主動學習意指學生不僅只在課堂聽課,更重視動手做來探索、處理和應用所學資訊。此概念有兩大假設:其一,學習是自然發生的;其二,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主動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課程設計上須兼具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並能全面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反思等能力。
透過主動學習,學習就不只是聽課或知識傳遞,而是注重學生各種技能的發展,例如思考力(分析、整合、評鑑等能力)、讀寫或討論的技巧、發現自我價值等。

        被動學習或在班級人數多的學生可能會排斥主動學習法,因此教師應慢慢引導學生。先和學生說明教學目標和主動學習的好處,預設可能遇到的成功或挫折 的情況,並讓學生在活動過後作心得回饋以改進教學內容。主動學習有時是隨機、自然發生的,而有時卻需要額外做準備。主動學習不限於教室(使用網路或課後獨 立研究等),也不限於年級、人數(學生數越多的班級越應使用主動學習法)。以下提供一些不分年級和人數且在教室可實施的主動學習活動:
獨思-配對-分享 Think-Pair-Share

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辦法,可先提供參考答案,讓每位學生自己想二到五分鐘(獨思),再讓他們和鄰座同學討論三到五分鐘(配對),最後選幾組學生向全班分享想法(分享)。我在12人到340人學生數不等的班級都成功試過此法。

合作學習小組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s
不論正式或非正式、年級、時間長短的分組概念皆相同。一組三到六位學生,選一位組長或紀錄一起討論問題,並提出最終的答案、報告或計畫來解決問題。通常分組前會讓學生完成事前作業,像是相關的閱讀或作業等。中小型的班級較適用此法,但我也曾在一班340人的班級試過。
學生引導的課程複習 Student-led review sessions
不 同於傳統上老師主導的複習方式,此法主要由學生來帶領複習。在複習前半段,我們會花很多時間來進行小組討論,每位學生都至少提供一個與教材相關或想提出來 討論的問題,並負責回答一個其他同學的問題。過程中,學生能練習討論、描述、應用難度較高的教材或想法,或是設想考試題目。在複習後半段的時候,全班共同 參與,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同學能獲得小禮物,我僅在遇到疑難時出面解決。此法我也在340人一班的班級嘗試過,實施前應和學生溝通,讓他們明白這種複習方式是由學生來主導而非老師。
遊戲 Games
遊戲,如闖關遊戲或填字遊戲等皆適用於上課教材、複習、作業或考試,小至個人大至班級都合用。目前還有電腦程式輔助遊戲設計,例如製作填字遊戲的程式。
影片分析 Analysis or reactions to videos
影片可當教材使用,但長度不可過長(5-20分鐘為宜),並注意內容適切性。讓學生事先準備或討論影片相關的問題或概念,能更專心欣賞影片。放映後,讓學生單獨或兩人一組,回答事先準備的相關問題,寫出評論、感想或提出理論等。
學生辯論 Student debates
不論正式或非正式、年級、時間長短,辯論能訓練學生提出論點並收集資料來支持論點等邏輯批判能力,同時訓練口才。有些老師會請學生針對某議題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持相反意見的學生進行辯論。
學生出題 Student generated exam questions
此法適用於複習或真正的考試,幫助學生主動閱讀、複習教材,為考試做準備,並讓學生體驗出一份信度和效度兼具的考卷之困難。
小型研究計劃;班級研究論文集 Mini-research proposals or projects; a class research symposium
讓學生針對一項主題進行研究,有時可在課堂上空出時間讓學生能蒐集資料(觀察或作短期調查),有時可當作課外作業,無論何種方式,最後讓學生展示研究成果時,應比照正式專業的場合,可邀請其他老師或學生來參與發表。
個案研究 Analyze case studies
提供學生個案資料(像我會提供性騷擾案例),請他們討論、分析,應用課堂所學的概念、資料和理論,依個人、小組或比照獨思-配對-分享think-pair-share)的流程來討論皆可,亦可結合寫作練習來進行。
寫日記 Keeping journals or logs
讓學生定期寫日記(利用紙筆或電腦、課堂上或課堂外皆可),針對事件寫出簡短、具批判性的感想或分析,例如在性別議題的課程中,我要求學生紀錄他們所觀察到 性別不平等的實例(性別歧視、性別偏見、性騷擾等),並用課堂所學的名詞或理論來討論。若要求學生紀錄、分析個人發生的事件,要特別注意隱私問題。
寫班報 Write and produce a newsletter
讓同學分組合寫一份和課程有關的報導,文章內容可選相關研究或最近發生的新聞等,並與其他老師、同學分享。
概念圖 Concept mapping
請學生利用與概念相關的模型、想法和關係製作圖像,可畫圈來表示某概念,再畫線並在線上寫出關鍵詞來表達概念之間的關聯。製作概念圖不限於個人或小組、一次或多次,每當學習新資訊時,都可以畫概念圖來與他人分享、討論或評論。

轉載自 國立清華大學 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達文西密碼

達文西密碼
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作品,筆下的主角羅柏蘭登,因捲入一件殺人案件,從遭遇的文件線索中抽絲剝繭,解讀其中密碼洗清嫌疑的故事,裏頭出神入化的解密技巧與思維,緊張懸疑的氣氛都讓觀眾讀者膽戰心驚又拍手叫好。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訊息包含在字裡行間中,如果你能夠從中解讀,甚至有些知識即可隨手拈來,毋庸死記硬記,從表面中就可判讀知識,甚至引人興起探索的興趣,忍不住想要實際去對照對應,是否真實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專有名詞有距離感,認為這跟生活差距甚遠,一想到要把這詞記住,似乎就只能背啊背的,但是,透過生活中常見的名詞或是事物,其實也可以從中找到相關連結,當它跟生活中產生了關聯,在周遭出現機會高了,不記也可以了然於心。

例如藥品中的「正露丸」,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肚子疼痛的時候,媽媽從櫃子拿出了這樣一罐藥丸,黑黑的一丸,因為刺鼻的味道特殊,所以俗稱「臭藥丸子」,吞了幾顆,似乎疼痛也得到了舒緩,而這個名字其實其來有自,跟日俄戰爭有關。

正露丸原名征露丸,征是征伐,露則是露西亞(Russia)的日本譯音。原來啊!這是當時日俄戰爭時,日本醫官為征討俄羅斯為防治飲水不衛生而引發傳染病的特製藥,因此這個名字就是「為征討俄國而用的藥丸」,從這小故事中,日俄戰爭這詞,是否也沒這麼生硬了?

這只是其中的一小例子而已,其實從事物的名字中去探索它背後的意義,是件相當有趣的事情,當初會被命名,都有一定的考量原則,當你把這份原則找出來了,那就從一個名字變成了一個故事,我們不一定愛背名詞,但是我們都愛聽故事,從故事中學習,不也很棒嗎? (來自魏美棻文章)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一個念頭能有多大的力量?

小標:從「想要」到「實現」到「體驗」到「學會」。
大標:學習不是只有一種方式

一個念頭會有多大的力量?

從看見鄰近月圓的滿月,突然發念,想到今年似乎還沒吃到月餅,以往月餅這東西對我而言是可有可無的,沒什麼特別的意義或想念,但可能是臨近中秋獨自一人留 在北部的孤獨,又看了幾篇關於月餅的歲時介紹,不知怎地,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油然而生,特別想吃餅,而且特別想吃棗泥月餅,或許吃了月餅就能稍稍一解鄉 愁吧!

於是從網路的搜尋到臉書的發問,終於讓我找到可以買到棗泥月餅的地方,一個突發的念頭以及短暫的時間,我在能蒐集到最多資料的興頭上,拎起包袱滿心雀躍地就出門了,沒過多久,臉友推薦的延平北路「十字軒」躍然出現在眼前,真是感謝大台北方便的交通運輸,可以讓我說走就走!

等車轉車的無延宕,讓這趟尋餅之旅沒了遲疑退縮的理由,但到達餅店時看到的卻是空空如也的櫃架,心頭的失望及不死心油然而生,畢竟都已經出門來到這裡,於 是我強迫自己多問了一句:「等一下還會不會有?」,就為了老闆一個「有」的回答,我甘願等待兩個鐘頭後的出爐,為了消磨時間,意外開始了大稻埕閒晃之旅。

本只是消磨時間,沒抱著太高的期望發現甚麼特別的東西,對我而言大稻埕就僅僅是個名字罷了,頂多知道迪化街在這,不過那不就是一堆賣中藥的地方嗎?如果我 以這樣的想法去逛逛,絕對會被自己的成見限制住,或許就不會有中秋節那天的美好經驗!同樣的歷程也可能會因為心情與觀看的角度,而產生迥然不同的效果,我 放開了自己,最後嘗試體會的結果,很棒!

原來,大稻埕可以這麼美!原來大稻埕離我們這麼近!曾在歷史課本中讀過的「郊拚」是清時移民間的械鬥,在這。霞海城隍廟旁側的「義勇公」是為了紀念喪生的 同安鄉壯丁。英法聯軍後的條約,大稻埕開港,又因艋舺的淤積成為替代的台北商貿中心,台灣烏龍茶在杜德與李春生引介下,使大稻埕茶葉享譽國際。

巡撫劉銘傳的新式建設,台北火車站在這;開闢的外國人街區使這裡洋樓林立,造成中西思想的匯聚與流通激盪。1920年日人改制,將大稻埕從行政區轉為純粹的地名。而在1947(民36年)的二二八事件的查緝私菸,就是在此地發生。當這些原本在書上的詞彙與真實環境結合時,我想學習不僅僅只是背誦,而是生活的另番體會與融合了!

這次的旅程讓我深深的體會幾件事,並更強化自己的原有信念:
一、儘管是熟悉的事物,如果用不同的觀點角度去看,可以有新的獲得與體驗!
二、用開放好奇的心,直接的行動,不放棄多問一句,有時會得到原先預想不到的驚奇與收穫,新的經驗體驗可能由此展開!
三、想到就去做,所能夠得到的動力,可以產生一份執著,會消抹大部分遇到的阻力與挫折,獲得較高的成功機率。
四、獲得的歷程感動遠遠勝於那個原本所要的結果,所以不要因為只要結果而忽視歷程,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 

從日常生活中實踐主動學習

生活中,在每一刻跟外界的接觸當下,其實都能學習,也都在獲取知識,只是有沒有這份「覺知」,讓這汲手可得,俯拾即是的資訊形成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如果能做到,獲取知識事半功倍且印象深刻不忘。

經常,我們浪費了這機會教育的時刻,忽略了這當下最震撼且最能提升印象的機會,讓訊息從手中流逝而過。當不得不記住的時刻到來,看著似乎眼熟,曾有所聞卻模糊猶疑,扼腕當下,早知道,當時多看一眼就好!

當時間緊迫了,當掌握變得必要了,這時一股壓力油然而生。假如在這之前,我們能以愉悅輕鬆自如的方式將知識掌握其中,或許這時,我們擁有更多的想法跟觀點,或許我們擁有更簡便效率的方法,去面對這不得不。

主動學習在生活中,在經驗裡。美國教育家哲學家杜威,主張從實踐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這樣的主張。如果我們能透過生活中對事物的理解而學習,才能夠延續學習到終身學習,而累積起來的知識,才可以形成創建,形成創意。

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恐懼學習,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似乎,一提到學習,就是為了考試!似乎,一定得現在用到了,才叫做知識!似乎,一提到閱讀,就得硬讀死記,刻在心板,才叫做讀書!當學習被強灌注了這樣的標籤,那還會喜歡它嗎?

學習應該是件美妙的事情!用眼去看到這世間的現象真實,用手去觸摸實踐理論中的現實,用耳去傾聽這周遭的言語聲音,當我們用越多的感官去感受這個世界,我們就能用開放的心去接納這世界的不完美,讓自己從中獲得力量與感動,並接著去行動。

學習不應該只是一個方式一個面向,它可以是多重的,它可以是無形的,它可以是自然而然的,它可以是不經意的,但,我們得去發現探索它,主動告訴我們的身心靈,去好奇、去接觸、去思索、去感動、去行動,這本身的歷程就是學習。

讓我們去發現原本所所存在的資訊,其實背後有很多的知識,或許都曾出現在以往我們讀過或即將閱讀的資料中,當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轉變了,當我們面對學習的方法改變了,我們將會發現,原來這世間的知識,很多時候,就僅僅只是一份通則罷了!

當接受的廣度深度有了,面相角度有了,當量多形成了質變,你就會發現自己形成了完善的知識體系跟架構,你就可以從中歸納整理,找出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用更愉悅的心去探索這世界,用充滿好奇與感動去看待這世界,生活因此更美好!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 

單純的給予或是單純的接受

單純的給予或是單純的接受,都只會讓教學無趣,兩方都累,是種負向的循環;在一言一語之中交流,彼此都可以獲得增長,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喜歡看著學生的笑臉以及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喜歡看著原本深鎖的眉頭展開,漾起笑容的瞬間!

每當學生總總的表情轉換時,我愉悅地享受欣賞著,確認著我的教學與表達,是否是他要的?是否是他能吸收的?是否他得到了?這樣的感覺很棒,而也給了我繼續持續的力量,努力去看到更多更美的事物,我想一丁點也好,能幫上忙很快樂!

希望學生們,都可以在這個課中甚至課後,學到了、擁有了、持續了!
《教學隨記》所謂教學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成長

週日新開課,幸好牙痛稍止,勉強能上,想說氣質一下好了,結果還是事與願違,好吧,講到太高興,自己會眉飛色舞,手舞足蹈,統稱"自high"也,這也怪了,當下牙一點都不痛欸,只是講完休息時,就只想揉臉頰,痛痛痛痛痛!

一開始的自嘲,果然很有破冰的效果,是因為我的臉太喜感嗎?這個問題無解!等待其他學生到來的時候,太凝悶的氣氛無助於學習跟教學,就沒事找事聊聊,活絡一下氣氛,簡單的對話都可以讓氣氛緩和起來,我喜歡輕鬆愉悅的狀態上課

感覺這個班的學員都很積極向上,很不錯,是個好的開始!我也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每一堂課,究竟會有甚麼樣的火花被激盪出來?很有趣!不同的學生學程、個性特質、所學專業,都會讓這些課表現出多樣性與獨特性。

透過學員的提問,又有新的東西被激發出來,我想這是互動教學中最棒的一點,觀其所言察其所行,然後因材而交流之,好玩,自己從教學中其實也

在玩,怎麼樣去把自己所學到的這些融滙打碎再整合,每一次就像在拼組,花紋瑰麗而萬變!

或許,有苦有勞,或許有怒有悲,但享受及接受這當下的給予,那是一份專屬於我的成長經驗經歷。在跟學生的交流互動中,我們彼此獲取所需,教學相長,從我這,學生得到一些東西,從他們那,我亦然。透過這樣的機制,彼此雙贏才會長久。

單純的給予或是單純的接受,都只會讓教學無趣,兩方都累,是種負向的循環;在一言一語之中交流,彼此都可以獲得增長,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喜歡看著學生的笑臉以及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喜歡看著原本深鎖的眉頭展開,漾起笑容的瞬間!

每當學生總總的表情轉換時,我愉悅地享受欣賞著,確認著我的教學與表達,是否是他要的?是否是他能吸收的?是否他得到了?這樣的感覺很棒,而也給了我繼續持續的力量,努力去看到更多更美的事物,我想一丁點也好,能幫上忙很快樂!

希望上過我課的學生們,都可以在這個課中甚至課後,學到了、擁有了、持續了!
(來自魏美棻文章)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 

一點小進步就是大成功

如果孩子有了進步,就不要盯緊他還沒進步的地方,態度遠比成績重要!態度做對了,好成績不愁,未來可期!成績好了,態度不對,那就只是曇花一現,或者甚至更慘!
《一點小進步就是大成功!》

「老師,我覺得他老是漏東漏西的,這也沒做到,那也沒做到,這要怎麼改進啊?」很苦惱的媽媽滿臉愁眉苦臉狀!「喔!說說一下詳細的情況!」

「我照你上次說的方式讓他做練習,他第一次只做對兩題,我忍著沒跟他說答案,只跟他說有兩題是錯的,第二次他做對了五題,再跟他說還有一題,他第三次終於全對了,這樣實在讓我很頭痛ㄟ!都不能一次寫對!有沒有辦法改善啊?」

其實像這樣的對話常常聽到,乍聽之下好像覺得這小朋友怎麼老是這樣,讓家長這麼頭痛啊!其實常常這樣想的家長,才是應該自我改正的態度與觀念!

當我聽到這樣的陳述時,我都會反問「妳有告訴他要怎麼做?或告訴他答案嗎?」「沒有ㄟ,我只是跟他說哪裡錯了!」「所以這答案是他自己找出來或想出來的?」「對啊!他自己做的!」

「那媽媽,你為什麼不鼓勵他的主動學習呢?他自己能夠找到錯誤並自我修正,且一次比一次進步,這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為什麼媽媽不看他進步的地方?卻一直糾結在他較弱或暫且不如人家的地方?」

其實,很多時候我常在想,家長的觀念影響孩子多麼的深遠,一個不正確的態度跟觀念,造就了多少的痛苦跟打擊!如果能夠多看看孩子的進步,然後去注意到他的情緒,不是純然的寵溺,不是全然的反駁,這孩子會有多大的改變!?

班上有個重上複訓的學生,因為已知真的太少,被我要求要重上,連加減乘除移項都不會的國中生,怎麼去面對接下來的課業,國小到底學了甚麼?讓我深深的頭痛一陣子!為了彌補這樣的缺漏,我要求他要來重上,讓我可以盯著他讀!

希望透過提高讀書時間,可以讓他補上一點課業的落差,我真的很擔心這孩子會不會越來越跟不上,落差真的很大,但是這幾次的上課,這孩子反倒給我驚喜了,透過這陣子的緊迫盯人,成效終於出來,開始蛻變了!

原本兩眼無神的他,來時老是漫不經心的他,現在上課不用我催促,自己好認真地記住我上課講的東西,儘管是上第二次,卻讓我感受他的認真與努力,從課上的表現當中,更可以看出他的進步,而他的臉部表情也漸漸地從茫然轉為淡淡的微笑。

這樣真棒,一個已經開始啟動的孩子,剩下的只是加點油,然後幫他注意方向,給予事實的指導,不用在後面一步一趨的跟著或是在前頭不斷的引誘拉著,讓我現在看到他的表現都忍不住想給他一個Good Job,真好!心情好高興~撒花~

是啊!盯著孩子的進步,他就會越來越進步,盯著孩子的錯處,他就會越做越錯。不管孩子做得如何,麻煩家長忍下性子,不要給他答案,讓他去想想,但是得給他思索的方向,不要讓他憑空亂想!

可以幫助,但是不要直接給答!可以協助,但要逐步放手!可以糾正,但是不要全盤否認!提出有意義的建議勝過無意義的批評,你的目的是甚麼?是啊!讓孩子學習,所以不要剝奪她們任何學習的機會!妳會不代表他會!共勉之~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正確的讀書方法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 的起源與分佈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Study Methods)於西元1973年發明於英國,由 Peter Dykes 等四位英國教育心理學者,經由實驗證明有效的學習技巧,可以幫助大、中、小學生與上班族等很快就改善與提升學習表現,30多年來已幫助無數學子脫離學習困 境,成功地通過各類考試,改變一生。


這套方法已推廣到全世界,美國、加拿大、澳洲、南非、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地,在世界幾個主 要國家的都市,Study Methods 都有它的分校,適用於各個階段的學生。 透過類別分析(classificatory analysis) 用來閱讀艱深的教科書,深度閱讀(in-depth studying) 用來理解,再以特殊的筆記系統和非常有效的複習方法讓您能很快地回想起所學過的東西。學生學會之後,不但在學習上能有顯著的成果,在面對考試時也將更有信 心、獲得更高的成績和表現。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幫助您 快速提升學習能力!


來自《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首席講師 張玲
蘇格拉底提問式學習法教育機構 官方網站 https://www.studymethod.com.tw/